|
8月23日上午,省政府新闻办举行“山西加快转型发展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四场发布会,同时也是推动农业“特”“优”发展专场发布会。今年农业形势稳中向好,夏粮面积、总产、单产实现“三增”,秋粮长势良好。果菜肉蛋奶等重要农产品产量全面增长。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668元,增长8.0%,高于全国平均水平。接下来的工作重点:一是聚焦稳粮保供,全方位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;二是聚焦有机旱作,打造全国现代农业重要品牌;三是聚焦全产业链,提升特优农业效益,到2025年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到4300亿元;四是聚焦质量品牌,扩大特优农产品知名度,筹备好第6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和第八届中国(山西)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,形成“线上线下”两个营销市场。问答1科技创新助农业新阶段发展问:请问如何在特优农业发展中发挥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作用?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、副厅长赵文志:发展“特”“优”农业,利器在科技,关键在创新。一是种业创新,种子是农业的芯片,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,种源自主可控;二是技术攻关,在全省布局底盘技术、智能装备等5大领域27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加快推动新品种、新技术、新装备迭代升级;三是推广转化,打通科技进村入户“最后一公里”;四是队伍建设,每年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训5万人,为特优农业赋智赋能,让特优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。问答2“四大体系”助畜牧业高质量发展问:请问我省在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上将采取哪些举措?省委农办专职副主任,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、新闻发言人张软斌:省委、省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,作出了“畜牧业振兴”、畜牧业发展“五五战略”等重大部署,畜牧业保持了稳步发展趋势。2022年,全省畜产品产量达到403.5万吨,畜牧业产值602.8亿元,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超过30%。按照全省畜牧业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,到2025年,全省肉蛋奶总产量要达到470万吨以上,年均增长8%以上。现在要努力构建现代畜牧业“四大体系”。一是构建现代畜牧产业体系,大力推进规模化养殖,力争“十四五”末全省畜禽规模化养殖水平达到78%以上;二是构建现代畜牧生产体系,加强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,力争“十四五”末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0%以上;三是构建现代畜牧运营体系,力争“十四五”末畜牧联合体达到100个;四是构建现代畜牧管理体系,加快发展畜牧兽医社会化服务,加强信息发布和形势预警,建立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,确保全省畜产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9.5%以上。问答3“全链条升级”助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问:我省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的情况如何?下一步将从哪几个方面发力?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、副厅长赵文志:农产品精深加工作为“粮头食尾”“农头工尾”,是推进农业“特”“优”发展的重要支撑。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850家,其中国家级45家,省级826家。先后建设了高粱、苹果、中药材、谷子4个国家级产业集群、9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34个国家产业强镇,打造了5个省级涉农专业镇和38个市级特优农业专业镇。目前,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比为2.3:1,农产品加工转化率63%,全省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3260亿元。下一步,将坚持问题导向,聚焦龙头企业少、产业链条短、上下游环节不匹配、产业聚集度低等,优化产业结构,调整产业布局,推动全链条升级。一是强龙头,力争今年有5家企业进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阵营;二是补链条,统筹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与初加工、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,与原料生产、仓储物流、市场消费等上下游产业有机衔接、深度融合;三是兴业态,力争到2025年,打造10个预制菜知名品牌,全省预制菜加工销售收入超过350亿元;四是建集群,到2027年,力争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达到2.7:1,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%。问答4“四个环节”助设施农业发展问:请问我省下一步将如何支持设施农业发展?省委农办专职副主任,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、新闻发言人张软斌:到2022年底,全省设施农业面积达到98万亩,产量超过350万吨。全省冬春蔬菜自给率从2020年的40%提高到目前的48%。未来五年全省新发展设施农业55万亩,2023年新发展16万亩。重点支持四个环节:一是扩大设施规模。在五大盆地区,支持集中连片新建和改建蔬菜日光温室、大棚等设施;在水果主产区,支持避雨棚、防雹网等设施的建设。到2025年,全省新发展设施农业45万亩。冬春蔬菜自给率提高到50%以上;二是提升育苗能力。在蔬菜主产区,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建蔬菜集约化育苗场、食用菌菌棒生产基地。到2025年,全省蔬菜用苗自给率超过45%,食用菌菌棒自给率超过85%;三是建设标准基地。在设施蔬菜规模园区,支持配套土地耕整、直播移栽、灌溉施肥、采摘运输等机械设备,提升设施蔬菜标准化、机械化、智能化水平。到2025年,全省设施农业标准化建造覆盖率超过60%;四是发展冷链物流。在果菜集中产区,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产后预冷、贮藏保鲜等冷链物流设施。到2025年,全省新增冷藏保鲜能力38万吨,设施农业冷链物流配套率达到40%左右。本报记者 曹翀 |
|